當前位置:首頁 >> 產品中心 >> 園 林 >> 牧草草種
牧草草種刷新本頁
高丹草F750
產地:阿根廷
高丹草是根據雜種優勢原理,用高粱和蘇丹草雜交而成,高丹草綜合了高粱莖粗、葉寬和蘇丹草分蘗力、再生力強的優點,雜種優勢非常明顯。4-10月生長期中,一次播種多次刈割,1/15公頃產鮮草總量0.8萬-1.0萬千克,肥水條件充足,總產量可達1.4萬-2.0萬千克。干草中含有粗蛋白15%以上、粗脂肪均高于雙親,含糖量較高,適宜青貯。可以用來養牛、羊、兔、鵝和魚等畜禽。生產上表現優質高產,效益明顯。
一、 主要品性:
刈割后生長能力強,適宜集中牧用。每公頃干物質產量超過10噸,適口性好。植株抗病性強,尤其抗霜霉病屬真菌病害。
牧用:通常來說F750在種植50-60天后可以用來放牧。由于它旺盛的生長速度它通常被用來輪牧,為了更加均衡的生長放牧后宜將F750做青貯干草。保持一定頻率的刈割可以避免植株成熟,因為一旦植株成熟就會降低飼用質量。
做干草或切碎青草:在整個生長季F750可以刈割2-5次之多,具體情況取決于周邊環境條件。為了在整個生長季都能得到最高的產量和優良的牧草質量,F750每次刈割的時間應該在植株91—106厘米高度的時候,相當于普通人的齊胸高度適宜。在植株抽穗前刈割是尤為關鍵的。為了增強植株的再生性,15—25厘米的留茬高度是適宜的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為了做干草或切碎青草,旱地每公頃播種量6.8—13.6公斤,灌溉地為9.1—16公斤/公頃。
二、栽培管理:
1、播種期:適宜土壤溫度15度,適宜春播,清明至谷雨為宜。
2、播種方法:可條播或穴播。667平方米播種量1.5~2.0公斤,播種深度3厘米,條播行距15-30厘米。
一般牧用建議播種量如下:
80—101厘米行距下旱地每公頃播種1.8—2.2公斤,灌溉地為3.6—4.5公斤/公頃
50—76厘米行距下旱地每公頃播種2.7—3.6公斤,灌溉地為4.5—5.5公斤/公頃
如果用條播機播種,旱地每公頃播種3.6—4.5公斤,灌溉地為6.8—8.2公斤/公頃
3、田間管理:在播種前應精細整地,施足基肥(5000公斤/畝有機肥)。出苗后根據密度要求進行間苗、定苗,667平方米可留苗3-5萬株。第一次刈割應在出苗后35~45天時進行,過早產量偏低,過晚莖桿老化影響再發,以后每隔20天左右即可再行刈割。一年可刈割4-7次。為了保證鮮草全年高產,每次刈割不能留茬太低,一般留茬高度以10~15厘米為宜,要保證地面上留有1~2個節。每次刈割后都要進行追肥,一般每次每667平方米追尿素約8~10公斤。出苗后要清耕1~2次,每次刈割后易生雜草要及時中耕。高丹草667平方米產鮮草10000公斤左右,高產可達20000公斤以上。
三、注意事項:
1、防治蟲害:
害蟲主要是蚜蟲,如不及時防治影響刈割后的再發,田間防治主要用抗蚜威或氧化樂果。
2、 預防氫氰酸中毒:
高度50厘米前,不要放牧或青飼;第一次飼喂家畜不要讓家畜空腹采食;備有充足的水,補鹽和帶有硫的礦物質可減輕氫氰酸的有害作用;在土壤特別干旱時或肥力不足,以及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,要特別注意氫氰酸中毒。在生產青貯飼草和干草的過程中,氫氰酸大多揮發掉了,所以不會引起家畜中毒。